闽南“食福”习俗:共享新年福气******
(新春走基层)闽南“食福”习俗:共享新年福气
中新网漳州2月1日电 (张小惠 黄文庆)2月1日上午,农历正月十一,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景山街道梧桥社区檀林社热闹非凡,村民们早早起床杀“福猪”,随后陆陆续续挑祭品到福山上祭拜,上福山、分“福肉”“福汤”,以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,共享新年福气。
闽南“食福”习俗。 龙文区委宣传部供图据龙文区开漳圣王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建生介绍,“‘食福’这个民俗活动一年一度。相传公元670年,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魏太母驰援陈政,正月十一,魏太母途经荒无人烟的檀林时,曾在福山上宰杀生猪设坛祭天祈愿。天公拜完之后剩下来的肉,就分给围观民众吃。”
“后来一支陈氏族人从北溪迁移到檀林后,便延续魏太母的做法,并继续以农历正月十一为期,在福山祭天祈福,并将煮熟的咸肉及肉汤分给族人,取名‘食福’,也叫十一福。据传,闽南的‘食福’习俗便是从这里衍生出去的。”陈建生说。
闽南“食福”习俗。 龙文区委宣传部供图如今,每年正月十一,檀林社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“食福”民俗活动。其间,村民将“福猪”引上福山,宰杀、煮成咸肉后,切块分成多份。祭天后,连同4口大锅里的“福肉汤”分发族人以及自愿参加祭祀的外嫁族人和外地人,一来祈愿国泰民安、共享福气,二来也是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父亲陈政、祖母魏箴。
据悉,檀林正月十一“食福”的民俗活动已于2008年被列入漳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(完)
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举行春节招待会共贺新春****** 中新网布鲁塞尔2月4日电 (记者 德永健)中国驻比利时使馆3日举行春节招待会,旅比华侨华人、中资机构、留学生代表等200余人欢聚一堂,共贺新春。 这是新冠疫情发生后,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首次线下举办春节招待会,现场挂满春联、福字、兔年生肖等摆件,洋溢浓浓节日氛围。 新冠疫情发生后,这是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首次线下举办春节招待会。 德永健 摄与会来宾首先观看《三年团结战“疫”记 振奋精神共前行》视频短片,重温大家的齐心抗疫和守望相助;其后乐器演奏、女高音独唱等文艺节目登场,精彩表演将招待会气氛推向高潮。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发表致辞,向旅比同胞致以节日祝福。他称赞三年来旅比华侨华人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精诚团结、大爱无疆的精神,为支援国内抗疫作出积极贡献,持续开展相互帮扶救助,并支持当地抗疫。 此外,旅比同胞为祖(籍)国发展建设和中比友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。曹忠明表示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,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。随着国内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,广大旅比同胞回国发展事业、走亲访友面临更多有利条件。 与会来宾兴致勃勃,共贺新春。 德永健 摄曹忠明希望旅比同胞继续支持祖国发展建设,讲好中国故事,做好中比两国交流的使者和桥梁,展现中国人的良好形象。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将继续秉持“外交为民”理念,积极服务旅比同胞,为大家加油鼓劲,做大家的坚强后盾。(完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