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历史角度看,今日中国执政者对人民的认知,以中华传统文化为“源”,以中国社会土壤为“根”。
中国人千年前就提出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“天地之间,莫贵于人”,把人摆在社会和价值体系重要位置。在论述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丰富思想时,习近平多次强调民本观念对执政的借鉴意义。
在继承爱民利民、富民惠民等理念基础上,中共提出“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”的人民立场,赋予民本新的时代价值。习近平强调,中国共产党“根基在人民、血脉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”。
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道路的百年史,也是一部“人民观”的践行史。
在中国著名的政治地标北京长安街上,中南海新华门内影壁上的“为人民服务”五个大字,就是百年基因最显性的表达。
习近平指出,“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”。在观察家看来,习近平关于“江山”和“人民”关系的阐述,究其本质强调的是“人心向背”这一根本性问题。
放眼世界,“治乱兴衰”的案例屡见不鲜。习近平反复用“塔西佗陷阱”“霸王别姬”“历史周期率”等经验教训告诫全党,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”。
戴维力还观察到,中共执政者与西方现代国家的一个区别,是不仅代表人民,还带领人民,“通过说服人民,让人民赞同,带领人民去做伟大的事业”。
从“人民江山论”视角出发,中共把人民看作江山本身、视为建政执政的价值所在,也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启迪。
“‘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’,这就像是一句可以雕刻在人民大会堂外观上的话,代表了一个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原则。”戴维力说。(完)(图片素材来源:新华社、中新社、中新网)
书写“赶考答卷”,砥砺前行之力******
迈步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接续奋斗,锚定奋斗目标,激发奋进动能,科学把握工作任务,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昂首阔步之姿拼搏进取,书写“赶考答卷”,砥砺前行之力,在奋楫扬帆中乘风破浪。
坚定“如磐志”,书写“积跬步以至千里”的信仰答卷。
信仰是栉风沐雨的前行,是不忘使命的担当,是面对迎面而来的挑战能够葆有坚如磐石的决心,是面对潮头的疾风大浪能够激扬一以贯之的豪情。新的赶考之路上,党员干部要以志之愈笃、行之不倦的拼搏之心直面困难和考验,以埋头苦干、脚踏实地的作风追梦圆梦,将美好的蓝图转变为舒展的画卷,把宏伟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图景。任何时候都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,面对事业能够下足稳扎稳打的功夫,能够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,在积跬步中至千里,在行之不辍中抵达目标。
共绘“同心圆”,书写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的团结答卷。走得再远,不能忘记风雨兼程的来时路,不能忘记历史给予的深刻启示。回望党史,我们党凝聚起同舟共济之力,中华儿女在守望相助中共迎挑战,在风雨同舟中共创辉煌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共绘团结向上的“同心圆”。新的征程上,党员干部要厚植“人民至上”的价值理念,回应群众呼声,实现人民期盼,带领人民群众齐心奋进、同心圆梦,将星火汇聚成“炬”,点燃奋斗豪情,凝聚众人之力,在劈波斩浪中不断向前迈进,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,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战胜“拦路虎”,书写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斗争答卷。回望党史,一代代共产党人以不怕艰辛、勇于担当的精神一路闯关夺隘,战胜了前所未有的逆境、严峻复杂的形势、不可胜数的挑战,在考验面前敢于“冲上去”,在困难面前敢于“站出来”,他们用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行动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奋斗成果。成绩来之不易,斗争未有穷期。新的征程上,党员干部既要品尝成果的“甜味”,也要时刻不忘奋进征程上凝心聚力的拼搏,要时刻铭记付出心血和汗水的“苦味”,在实践中甘于吃苦、勇于斗争,激发勇毅而行的胆魄,提升善于斗争的本领,在奋斗中书写崭新奇迹。(李庆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